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三个方面
1.签订合同的主体适格;
2.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3.合同没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拥有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1.构成条件不同。
合同成立的条件包含: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约达成合意。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不是真实,则在所不问,它着重强调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现。
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有: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与符合法定形式。
2.法律意义不同。
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合同成立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双方已就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获得共识。
合同能否生效则要取决于是不是符合国家法律的需要,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合同生效的意义在于表明当事人的意志已与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达成了统一,合同内容有了法律的强制保障。
3.用途的阶段不同。
合同成立标志着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一致达成共识,合同内容所反映的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明确。
合同生效表明合同已获得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当事人应全方位履行合同,以达成缔约目的。
3、合同生效前可以解约吗
找法网提醒你,已经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的方法取消合同,因为没生效的合同在还不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因此,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违约责任,但大概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出货了定金的,也会面临定金没办法退还的状况。
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弥补手段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